麻城正月初一的风俗

研几2024-06-28 10:34555 阅读91 赞

春节的来历

民俗二三事

麻城正月初一的风俗

春节的来历 作文450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

麻城正月初一的风俗

春节作文怎么写?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回娘家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

麻城正月初一的风俗

开心的春节作文600字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

张家畈镇的民俗文化

腌腊肉、做米酒、剁肉膏、做豆腐、打糍粑是我们张家畈过年传统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记得小时候整个腊月都在准备这些东西。我们过年有一件及其重要的事就是供老人噶(祭奠祖先),腊月24(小年),29或30(大年),初一,十五最少五次,有的在家,极少数在公共祠堂,一个桌子,两把椅子,两碗菜,两碗饭。

泸州的风俗

踩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古蔺、叙永和合江九支区的苗族人民长期保持着这一习俗。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会选择一天或几天作为踩山节。届时,苗族男女会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山间,吹芦笙、跳舞、对歌。青年男女会在幽静的地方,用彩色腰带互换作为定情的信物,或者通过竹歌来表达情感。踩山节中立杆和倒。

汉族有什么传统习俗?

麻城孝感乡认同:四川西南官话民系 莆田城认同: 苏州闾门认同: 【传统节日】节日名称 日期 说明过大年/春节 阴历正月初一 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 祭祖、扫墓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七夕节 阴历七月。

死人泸州的风俗作文

踩山节古蔺、叙永和合江九支区苗族久沿踩山习俗。古蔺境内22个乡镇有踩山场23处,其中14处已形成集市。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选定一日或数日为踩山节,届时,踩山处竖立花杆,成百上千苗族男女,穿着节日盛装,齐集山间吹芦笙、跳舞、对歌。青年未婚男女则觅幽静处,以彩色腰带互换定情或以竹歌。

汉族的风俗习惯

除夕: 除夕夜普遍有阖家团聚吃团圆饭、喝守岁酒的习俗,许多地区家宴中都要安排鱼肴,寓意“年年有鱼”。 北方地区各家各户都要包饺子,江南各地盛行打年糕、吃年糕,分别寓意团聚安康与步步登高。●正月

汉族人的习俗

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桃、寿糕等,都是节日习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内涵的食俗。 饮食中的信仰、禁忌 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