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正月初五习俗

研几2024-06-23 11:06696 阅读38 赞

泉州区域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请举例说明。我是泉州的

12. 避债戏:除夕夜,泉州东街元妙观常例演戏敬神,通宵达旦。13. 跳“火墩”:除夕夜,农村在门外旷地上烧起火堆,家中大小男子成员逐一依此从熊熊火堆上跳跃过去。14. 烧大人:除夕夜,天上的仙人也有仪式,家家户户扎起小纸人,称“替身大人”,将灾祸附在小纸人上,请求天兵带走。15. 过年:正。

泉州正月初五习俗

泉州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1. 小年期间,泉州人民会进行大扫除,以及祭拜灶神。传统上,民间在小年这一天祭灶,原本是在腊月二十四日。然而,自清朝中后期起,官方在腊月二十三进行祭天仪式,并将祭灶活动一同进行,北方民间因此效仿,普遍改在腊月二十三庆祝小年。2. 正月初二被称作“女婿日”,已婚女儿会与女婿及孩子一同回娘家探。

泉州正月初五习俗

福建节日习俗特色

2. 正月初五在福建泉州被称为“吃大顿”、“做大岁”或“无头节”,这一天的习俗因地区而异,与一个关于倭寇袭击和人们补过春节的传说有关。3. 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日,这是厦门民间一个非常重视的节日。人们从初七开始准备,包括制作米龟、准备祭品,如十二碗干鲜水果和素菜,以及特定的“天公金”。。

泉州正月初五习俗

泉州春节民间的民俗有那些

避债戏:按照旧俗,正月不宜上门讨债,因此,债主讨债须在除夕日之前。 除夕夜,泉州东街元妙观常例演戏敬神,通宵达旦。负债之人为避债主追讨,是日辄往元妙观看戏。由于看戏的多是穷人,债主若追债至戏场,是会惹上众怒的。因此债主即使知道,也暂作罢。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债主不向看戏人讨债的风俗。故元妙观的年兜演戏,。

惠东人过年的习俗

在泉州,全民欢乐的气氛大致要延续到元宵,“十五元宵灯,十六煞了心”。其中又以初五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正如泉州俗谣所称:“初五隔开,初六舀肥。”初五后各就各业,农民也要舀挑粪肥,开始农作春耕。也有以初六力界,称“初五舀肥,初六隔开”。正月初五这天,惠东的崇武,惠北的山腰,后。

全国各地的爷爷奶奶了解他们家乡元宵节的习俗

博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莒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陕西省〕 凤翔县于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并送灯、送油,称之“添油”。〔江苏省〕武进县上。

厦门春节习俗

在台湾,“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5、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大早即起,在爆竹声中迎春接福,换上新装开始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福。正月初二是“女婿日”、正月初三“不登门拜年”、正月初四“接神日”、正月初五“送穷”,正月初八要准备初九凌晨“拜天公”。

不吃饺子的地方怎么过年

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就曾经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广州讲起广州的过年风俗,最好玩的当然是“逗利是”了。“利是”是个广东话词,取自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逗利是”顾名思义就是“抢红包”啦。尽管。

泉州的风俗有哪些?

1、拍胸舞 拍胸舞是泉州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拍胸舞表演者人数不拘,但都是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上戴着圆形革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带,随着《风打梨》、《三千两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种节奏和舞步阵式跳路表演。2、彩球舞 彩球舞又称"踢球"、"贡球",是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喜庆等。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