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大义原文释义

研几2024-05-24 08:4369 阅读69 赞

肺和水组成的成语

隋萧吉《五行大义·论相生》解释: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润燥流津,销金亦为水,所以山石而从润,故金生水。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故肺肾关系称之为金水相生,又名肺肾相生。肺为水上之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于气和水两个方面,但是,金能生水,。

五行大义原文释义

《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03

五行大义序(续)上仪同三司城阳郡开国公萧吉撰 原文:原始要终,靡究萌兆。是以圣人体于未肇,故设言以筌象,立象以显事。事既悬有,可以象知;象则有滋,滋故生数。数则可纪,象则可形。可形可纪,故其理可假而知。可假而知,则龟筮是也。龟则为象,故以日为五行之元;筮则为数,。

五行大义原文释义

《五行大义》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译者:钱杭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1 页数:190 内容简介:《五行大义》是隋代著名学者萧吉的一部专论五行的著作。该书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五行学说最为权威的读本。书中对我国传统的五行思想作了全面的讲解,分门别类,深入浅出、文字流畅,析义明白。该书范围极广,包括。

五行大义原文释义

《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04

五行大义序(续)上仪同三司城阳郡开国公萧吉撰 原文:若夫参辰伏见。日月盈亏。雷动虹出。云行雨施。此天之象也。二十八舍。内外诸官。七曜三光。星分岁次。此天之数也。山川水陆。高下平污。岳鎭河通。风回露蒸。此地之象也。八极四海。三江五湖。九州岛百郡。千里万顷。此地之数也。现代语境。

五行相生的释义

五行相生,五行之间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其规律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隋萧吉《五行大义·论相生》解释:“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

中医木生火 木克土名词解释

又作“五行相胜”,指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相互克制、相互制胜,是中国古代五行说的内容之一。隋代肖吉的《五行大义·论相克》说:“克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说和“五行相胜”说,本来是古代思想家解释宇宙万物。

第二辨五行体性(一)《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17

原文:第二辨体性 体者,以形质为名,性者,以功用为义。以五行体性,资益万物,故合而辨之。木居少阳之位,春气和煦温柔,弱火伏其中,故木以温柔为体,曲直为性。火居大阳之位,炎炽赫烈,故火以明热为体,炎上为性。土在四时之中,处季夏之末,阳衰阴长,居位之中,总於四行,积尘。

第二辨 五行体性之火与土(三)《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19

原文:火曰炎上,炎上者,南方,扬光辉在盛夏,气极上,故曰炎上。王者向明而治,盖取其象。古者明王南面听政,揽海内雄俊,积之於朝,以助明也。退邪佞之人臣,投之於野,以通壅塞,任得其人,则天下大治,垂拱无为,易以离为火,为明,重离,重明,则君臣俱明也。明则顺火气,火气顺则。

地支别论(一)《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13

第一释名就此分为二段 一者释五行名 二者论支干名 原文:子者,孳也,阳气既动,万物孳萌。《三礼义宗》云:“阳气至,孳养生。”丑者,纽也,纽者,系也,续萌而系长也,故曰孳萌於子,纽牙於丑。《三礼义宗》云:“言居终始之际,故以纽结为名。”寅者,移也,亦云引也,物牙稍吐,。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