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少数民族风俗

研几2024-06-18 21:23558 阅读60 赞

少数民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1、藏族的春节习俗 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袍子,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藏话叫“萨举”,即新装。藏历正月初三,拉萨人成群结伴,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藏历正月初五,举行隆重的开犁礼。2、蒙古。

正月初二少数民族风俗

各个民族过春节的习俗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狗献“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

正月初二少数民族风俗

不同民族的春节习俗(简短)急呀!

主要习俗有:清扫祭祀、贴春联、贴窗花、贴福、贴年画,吃年饭、除夕守岁、放爆竹、拜年,以及过元宵节、闹花灯等。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壮族: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压年饭”。还有的包制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大年初一天不亮就起床,穿新衣、放鞭炮迎新。

正月初二少数民族风俗

各民族春节习俗

1、汉族过年的习俗: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2、回族过年的习俗: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初二方食饺子;白斩鸡、酿豆腐、粽子、油堆等则是。

少数民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各个少数民族过春节的风俗介绍

正月初一和初二待客时,粽子是必备的食物。春节期间,还会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4. 白族春节习俗:白族从除夕开始互赠礼物、拜年。子夜过后,年轻男女会争先恐后地去挑水,以此象征勤劳。清晨,全家会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生活甜如蜜。早饭后,孩子们在成人的带领下前往亲友家拜年。

少数民族的过年风俗

1、藏族的春节习俗:穿漂亮的衣服,戴首饰,藏历正月初三,拉萨人成群结伴,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2、蒙古族的春节习俗: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所以将农历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称为白节,蒙古族过年的准备工作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即开始,除了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还要人着。

各民族过春节的习俗

少数民族的春节 柯尔克孜族——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柯尔克孜族人便欢度“诺若孜”节,这与汉族的春节很相似。过节时,每家都按自己的能力把饭菜办得丰盛些,互相请客,以示庆祝。过节那天晚上,当畜群从牧场上回来的时候,每家毡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从上面跳过,接着牲畜从上面跳过,预示消灾解难,在新的一年里。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