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正月初五的风俗

研几2024-06-24 09:21396 阅读72 赞

莆田人为什么做大岁

莆田做大岁是福建省莆田民间特有的春节风俗,每年的正月初四、初五,就像大年三十、初一元旦一样重新来过年。这个传统起源于庆祝抗倭胜利,纪念戚继光和戚家军,至今仍然是莆田人的习俗。莆田人至今不称“倭寇”而叫“倭贼”。在莆田,除了除夕家家团圆过年之外,还会再过一次年,当地人称之为“做大岁”。

莆田正月初五的风俗

作文:莆田的春节习俗

同是莆田市的仙游县岁时风俗,与莆田市区(原莆田县)又不相同。莆田是正月初四“做大岁”,而仙游县却是正月初五“做大岁”。这是因为那年倭寇攻陷莆田城后,次年冬大举进犯仙游县境,到处杀掠。仙游城内百姓四处逃生,流离失所,无法团聚过年,直至戚继光兵到,倭寇溃逃,百姓才得以重聚团圆,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起,仙。

莆田正月初五的风俗

莆田为什么一年过两次年?过年两次有什么历史?

在莆田,过完除夕,正月初四或初五,莆田人还会隆重地再来一次“做大岁”。莆田“做大岁”风俗全国独有,代代相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该风俗将可歌可泣的抗倭英雄史与传统民俗相结合,很自然地将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传承至今。

莆田正月初五的风俗

正月初四,初五是什么日子

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中国民俗中说的“扔穷”。在有些地区,福建莆田和仙游地区,由于近代历史的原因,有初四过太岁的习俗,并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莆田春节习俗

同是莆田市的仙游县岁时风俗,与莆田市区(原莆田县)又不相同。莆田是正月初四“做大岁”,而仙游县却是正月初五“做大岁”。这是因为那年倭寇攻陷莆田城后,次年冬大举进犯仙游县境,到处杀掠。仙游城内百姓四处逃生,流离失所,无法团聚过年,直至戚继光兵到,倭寇溃逃,百姓才得以重聚团圆,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起,。

莆田春节有什么习俗

同是莆田市的仙游县岁时风俗,与莆田市区(原莆田县)又不相同。莆田是正月初四“做大岁”,而仙游县却是正月初五“做大岁”。这是因为那年倭寇攻陷莆田城后,次年冬大举进犯仙游县境,到处杀掠。仙游城内百姓四处逃生,流离失所,无法团聚过年,直至戚继光兵到,倭寇溃逃,百姓才得以重聚团圆,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起,。

莆田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正月“做大岁”的习俗分布于莆田市内全境和与莆田比邻的福清新厝、惠安蒜岭等流行莆仙方言的乡村。唯有仙游县游洋镇吴宅村人在正月不做“大岁”,这是因为嘉靖42年正月初五日,吴宅人吴廷珠(当时任兴化府监军)在抗倭中壮烈牺牲,乡里人为了纪念他,把正月初五定为悼亡月,年年举行祭奠英灵的仪式。莆田人过春节之所以。

莆田为什么过两次年

其他习俗:正月初一:莆田人称“初一早”,跟全国其它地方一样,踏青、游春、访友,或参加各类活动。正月初二:[南峰友情提示:初二莆田人不喜欢亲朋到家访问、本人虽然不在莆田定居,也谢绝朋友在初二这天造访]一般只参加户外的活动,而如果是初一就在亲戚家过夜的,则另当别论。正月初三:为正常春节假日。

莆田为什么一年过两次年?过年两次有什么历史?

莆田过春节的习俗

世界各地有着的习俗都有所不同,莫说是地大域广的地处有别,就连潮流转化,社会当时风气,都有着大大的不同之处,各地有各地的变化,这是半时一言难以说完道尽的事话。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