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的风俗

研几2024-06-28 08:08778 阅读98 赞

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1、吃月饼 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2、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3、燃灯 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4、赏月 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

中秋赏月的风俗

中秋节赏月风俗介绍

因此,每当中秋节到来时,人们都会出门一起赏月,祈福家庭团圆幸福美满。赏月的方式五花八门,丰富多样。有的人选择踏青登高,到山顶或高处远眺月色,目睹月亮在夜空中悬挂的壮观景象。有的人则选择在家门口或庭院中摆放桌椅,整夜坐在一起,边喝茶边赏月,享受着宁静与美好的时光。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赏月晚。

中秋赏月的风俗

赏月习俗

赏月习俗是民众在自家庭院中放一方桌,上置素月饼、水果、凉水一碗,称供月。焚香一束,妇女、儿童依次罗拜,称拜月亮婆婆。祭毕,用供桌上的清水洗眼,俗信以为可以使自己眼目清凉。然后全家围坐供桌赏月。风俗来历: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

中秋赏月的风俗

中秋节的风俗习惯简短一点。

我国很多地区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江南一带有制灯船的节俗,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并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广东,每逢中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做果品、鸟兽、鱼虫等形状。夜里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俗称“树中秋”或“竖。

有关月亮的民风民俗

1、赏月 中秋节是中国最古老、最著名的节日。赏月是中秋节的一个重要习俗。许多诗人的代表作中都有咏月诗,宋、明、清朝廷和民间赏月活动更为广泛。又指8月15日中秋节看满月。民间中秋活动始于魏晋,盛唐。2、拜月 中秋之夜,云南傣族盛行拜月习俗。根据傣族传说,月亮是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岩尖是带领。

中秋节的风俗有哪些

2、赏月:据说中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3、吃月饼: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4、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