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活动反思

研几2024-05-28 18:09206 阅读51 赞

中秋节教案大班社会领域精选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

中秋节的来历活动反思

幼儿园中班中秋节教案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通过参加中秋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中秋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4.知道中秋节是八月十五号。 活动难点: 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 难点剖析: 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刚刚摆脱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对于社会传统节日关注不多,缺乏。

中秋节的来历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

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

中秋节的来历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

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

3. 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活动评价 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 活动建议 活动后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月饼,分享月饼。 活动反思 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

中秋节的由来.风俗.感受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2、能画出不同颜色花纹的月饼。 3、感受到中秋节的快乐。 4、知道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教学。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的来历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第二种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节的习俗有: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和玩花灯等。1、中秋节源自天象。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